海有・島人

▍島不孤單,因為有海。
《海有・島人》是一本雙封面的圖文書。

#海有》——


針對花蓮沿海傳統漁法與新興休閒等產業,進行的採訪報導:
對於旅人,海是想貼近但也害怕的風景。
將海洋視為另一生存場域的「海人們」呢?

#島人》——


路上採訪「依海而生」的人們,寫成的日記式小說:
「我害怕,因為忘了海
但不知哪來的勇氣一路探索
終於發現,海的所有光譜
我能活出有光的生命嗎?」——宣小渝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生在台灣,注定成為島人,無意外的話應該見過海。
放眼所及海的盡頭,是界線。
或許如此,古希臘人認為海洋是一條大河流,環繞地球後會跨過界線,到天堂。

拜科學所賜,我們已經知道了海洋的界線,並不存在。
根據研究,全球洋流輸送帶完成一次循環,大約1000年。而且親眼見的海平面竟然不是平的!主要受到重力(地心引力)影響,海面與海底地形弧度相呼應。

然而到目前為止,人類對海的認識,仍極為有限。
所以,這真是一本製作過程充滿困難的書。

身為島人,生活在東海岸,我們近海卻不太認識海。

偶爾看過漁船捕撈上岸的情景,但海上有哪些漁法進行捕撈?季節洋流風向魚種如何相互影響?各族海祭的意義?什麼是離岸流?大海上之事,一概不知。大海下之事更為神秘,哪種魚會溯上了溪?珊瑚為何變色?海龜為什麼不再來訪?......

我們想要更理解海。
從冬天到夏天,實際探訪多次,好像很厲害地包羅了:紀實產業報導、公路電影般小說、油畫作品、漁法線條圖解說、海中生命插畫。

好奇你會從「海有」或是「島人」開啟閱讀?
一端是報導、一端是小說,表現上差異很大,其實談的都是「相遇」。
海/島,生/死,獵人/獵物,傳統/現代,真實報導/虛構小說⋯⋯
如果能親身體驗「界線,並不存在」,真正的相遇就會發生。

期待這本書的出現,能吸引讀者也願意來到太平洋邊,親身體驗。

目錄

《海有》
1 海祭 / 豐濱鄉磯崎部落、新社部落、大港口部落
2 捕飛魚 / 豐濱鄉 新社部落
3 鏢旗魚 / 豐濱鄉石梯坪漁港
4 撈鰻苗 / 花蓮市花蓮溪出海口
5 沿海採集 / 豐濱鄉石門
6 定置漁場 / 新城鄉七星潭
7 海上休閒 / 豐濱鄉鹽寮村、壽豐鄉鯉魚潭、花蓮市賞鯨休閒碼頭

《島人》
夏_收到媽媽的遺願/花蓮市、新城鄉七星潭海葬
賞鯨
洄遊吧

秋_接觸依海而生島人/吉安鄉、豐濱鄉新社部落
里山里海
新社國小
光織屋

冬_拼湊媽媽的圖像/台北華山、吉安鄉、豐濱鄉大港口部落、台東成功鎮八嗡嗡、豐濱鄉石梯坪
Kamaro’an
Wata
Cepo’ Art Center
Heidi Yip
Iyo Kacaw
Makota’ay港口全母語幼兒園
Riyar的日記

春_航向大海/豐濱鄉靜浦部落、壽豐鄉鹽寮村
美麗的Lakaw
航向大海

作者
寫寫字採編學堂 2017年師生共同創作
每年底10-12月開課,教授10個花蓮在地年輕人學習採訪編輯,
然後以出版、展演活動等方式,關注一個在地議題。
撰文:吳雅雯、黃文儀、陳威廷、張伊婷、黃世潔、沈葳、辛佩津、盧怡安、林淑
照、吳宣萱、林苡薫、王玉萍
攝影:大樹影像 / 林靜怡、吳宣萱、陳冠榮、金磊、柯千升、何瑞暘、Lekal
Sumi(勒嘎・舒米)
繪圖:辛佩津(油畫)、楊瑞菁(黑白線圖)、黃文儀(海中生物插圖+地圖)
手寫字:封面_陳文德、內頁_陳允文
設計:陳文德
編輯:吳宣萱、林苡薰、王玉萍

校對:王心怡、鄭佩馨、吳宣萱、林苡薰、林靜怡、王玉萍
行銷:王心怡
2017「寫寫字採編學堂」授課老師群
企劃:李惠貞
採訪:陳琡分
攝影:鍾順龍
設計:陳文德
編輯:賴冠羽、王玉萍
行銷:王心怡
出版:寫寫字工作室
印刷:成偉事業有限公司
初版:2018年6月23日一刷

全台通路開放預購中~

博客來▸https://goo.gl/FLp3mY
誠品網路書店▸https://goo.gl/wcW9at
TAAZE讀冊生活▸https://goo.gl/SvFK4S
友善書業社員書店▸https://bit.ly/2lfVii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