▍攝影課(學員分享)

2019/01/30

講師/林靜怡(大樹影像)
文/Sera Wu(寫寫字採編學堂第五屆學員)攝影/黃東榕、Sera Wu


觀看,不僅是表面的看,還多了觀。

四顆龍眼。
就算只是四顆龍眼,十幾個人便有十幾種呈現風格,趣味的、連結生活感情的、故事般的......。

走出教室,帶回一張有感覺有故事的照片。
同樣的四周繞繞、同樣的時段與環境素材,有人隨心所至、有人仔細尋找、有人感受氛圍......每個人都帶回不同的畫面,訴說各自的想法。

真是非常有趣,這麼簡單的素材跟短暫的時間裡,讓我們感受到傳遞是簡單也是可經過精心設計佈置的,而另⼀端是觀者,當目的產生時,在呈現時,將多了思考的步驟。

 

透過觀景窗,我們以各自的視角觀察、捕捉,也許是物也許是人,又或者只是一片顏色,除了呈現觀者的視角之外呢?
觀看的視角,除了字面上的視角外,更多的部份是內在的眼。你看到了什麼?在你面前的物,除了形狀顏色,它與周遭的關係是怎麼樣的?它如何來?它如何消逝?你要怎麼說它的故事?
你想帶觀者觀看、感覺什麽? 
你想透過影像影響什麼訴說、影響什麼?
影像不僅僅是影像,不僅是它看起來的『樣子』。

隨著攝影⽼師猴子的開講,也逐漸喚醒我閱讀攝影作品的記憶。

「我們是恆變世界中的被動觀者,唯有的創造就在於那按快門的⼀百二十五分之⼀秒。」 —亨利‧卡帝‧布列松 H. Cartier-Bresson

影像凝結在那極短的瞬間裡,當然未必是1/125分之⼀秒,也有可能是1/ 1000,重點在於意義。在極為短暫的片刻裡捕捉了完美的平衡,賦予了意義,也產⽣了某種意義,也許是在事件上、也許在空間、在構圖、在張力上。而這瞬間雖然不足以說明⼀個完整的故事,但卻也挑起了波瀾。

這⼀刻,也許是等待已久,或者說為了這⼀刻,攝影這條路走了很久。

「我懷疑任何完美的存在,往往知其不可⽽為,寧取此種壯麗的失敗,摒棄安穩⽽平庸的成功。我拍的照⽚充其量只有微不⾜道的⼒量,但我願透過它們來建議、批判和啟迪,並透過它們盡量付出同情的了解。」 —尤金 ·史密斯(W.EugeneSmith,1918-1978年)

看著尤金記錄遭受汞中毒所害的人們,是如此真實而令人心痛,而他確確實實的透過影像盡量的付出同情與了解,無論那是多麼沈重,包括戰爭。透過影像,控訴世間不公之外,多少也是想透過影像的力量來改變,提醒也好或是告訴人們也好,別忘了這世界還有許多我們去看見、關注的事件 不斷在發生。

想起「戰火女孩」,那裸身奔跑而身上還有火焰燃燒的小女孩。⼀張照片引發的輿論壓⼒,多少影響美軍撤退,結束了越戰。女孩倖存下來經過多年才走出陰霾,而投下燃燒彈的美兵飽受內心折磨數十年。

想起「饑餓的蘇丹」,前往食物補給站骨瘦如柴的孩子再也沒有⼒氣多走⼀步,而禿鷹在後虎視眈眈。雖然這張照片引起世界對蘇丹困境的關注,也獲得普立茲攝影獎,然而這影像卻日夜折磨著凱文.卡特,獲獎隔年自殺身亡。

「我真的,真的很抱歉。生活的痛苦遠遠超過了歡樂的程度,以至於歡樂根本不存在……真難過……沒有電話……用來租房的錢……用來撫養子女的錢……用來還債的錢……錢!!!……我心裡縈繞著那些對死亡、屍體、憤怒和痛苦的記憶……那些餓死或是受傷的兒童,瘋子,比如警察, 屠夫……如果我有那麼幸運的話,我將隨肯而去」。

事後,凱文的女兒受訪時曾說:「我覺得其實爸爸才是那個無力爬行的孩子,而整個世界則是那隻禿鷹。」 (肯·奧斯特布魯克,是凱文的好友,在⼀次報導中意外死於槍擊。)

在那瞬間,我們能做些什麼?往往有太多掙扎與拉扯。
但肯定的是,別成為那隻禿鷹之一。

再一個轉身,攝影是單純美麗。

蜷川實花燦爛華麗,特別的鮮豔色調,川島小鳥鏡頭下的人物們清新之外多少靈動,許多日系攝影師的獨特粉調總是吸引人們的目光,柔和中不忘襯托主角。

再一轉身,情色藝術攝影荒木經惟、街拍森山大道,再一轉身,尋找生命救贖的Nan Goldin……

不說太多,回到我們要傳遞、影響什麼?

龍眼是秋季的禮物還是配茶好物?決定我們要如何佈置跟說故事。

很喜歡猴子老師說的一句話:「要讓被攝者感覺到,是我們一起完成這件作品。」